冬至在每年阳历12月21日或22日。
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
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,
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。
过了冬至后,
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,
白天的时间逐渐长起来。
俗话说:
“吃了冬至饭,一天长。”
从这一天以后到立春的45天,
阳气渐升,阴气渐降。
冬至时节的养生宜养肾巧藏精
冬季进补要遵守规则
俗话说“今年冬令进补,明年三春打虎”,这是在强调冬季进补对健康的益处,而传统中医也认为冬季进补有助于体内阳气的,能为下一年开春直至全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,但是冬季进补也是要讲原则的,如果胡乱进补,不但不能强身健体,还会损害健康。
一个人如果身体很好,对寒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,在冬季就不要刻意进补,过多进补不但对健康无益,反而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。如服用过多的人参,会出现烦躁、激动、失眠等“人参滥用综合征”。
冬季阳气“收藏”,与太阳一起起床?
冬季寒风凛冽,万物蛰伏,大自然中阳气潜藏,阴气旺盛,因此冬季养生要从养阴藏阳着手。
动物在这个季节大多数都冬眠了,人在这个季节的各种活动也减少了,因此难免有人会产生孤立甚至绝望等负面情绪。因此,我们要像动物那样,寻求一种安静的精神状态,注意调摄七情,这样才能潜藏阳气,养护阴精。
冬季,告别手脚冰凉?
冬三月草木凋零、冰冻虫伏,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,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。因此,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“藏”。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,人体新陈代谢相应降低,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——“肾”来发挥作用,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。冬季时节,肾脏机能正常,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,否则,即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疾病。因此,冬季养生重要的一点是“养肾防寒”。
冬季锻炼,要因人因地制宜,如身体较弱的中老年人或有慢性病不宜外出者,可在室内锻炼,做强身按摩、导引、练气功、保健功、在阳台上打太极拳等;凡是身体好者都应积极到户外锻炼,如长跑、竞走、武术、滑冰、滑雪、做健身操、打球、冬泳等。少年儿童可选择跳绳、踢毽、跳橡皮筋、做游戏等。
科学饮食、正确进补
冬是肾主令之时,要顺应肾主闭藏,藏精及冬至后阳气萌生的自然规律,适度地冬令进补,可滋养五脏,扶正固本,培育元气,以促使体内阳气的升发,增强抵抗力,起到预防开春瘟疫流行的作用。
进补者应根据机体的阴阳盛衰、虚实寒热,因人而补。如偏于阳虚者,以羊肉、鸡肉等温热食物为宜,可起到温中、补精填髓之功效。偏阴虚者,以食鸭肉、鹅肉为好。鸭肉性甘寒、有益阴养胃、消肿、化痰止咳作用。鹅肉性味甘平,鲜嫩松软,清香不腻。
冬至时节的饮食宜忌
宜:宜食糯米、白扁豆、黄豆、豆浆、花生、南瓜、山药、土豆、猕猴桃、甘蔗、柚子等。
忌:忌盲目吃狗肉、虚实不分、无病进补。不宜吃浓浊、肥腻和过咸食品。切记萝卜不能和人参、西洋参、何首乌同用,羊肉忌与南瓜同食。
Tips:如果您想了解我们更多的产品项目,可以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。